孝道是中华民族基本传统道德的行为准则之一。《诗经》吟“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”,《孝经》说“夫孝,德之本也”;孔子论“人之行莫大于孝”,主张把“孝”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项重要标准,即所谓“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”。由于孔子重视孝道孝德教育,所以夫子门下多孝子。孔子的学生“曾参心痛感啮指”、“子路养亲远负米”,以及“闵损痛单感后母”之类的故事脍炙人口 ,悠悠然流传至今。
进入现代社会,特别是我国社会结构正在转型,已经到来的社会老龄化现象与计划生育政策导出的“独生子女现象”相背反;加上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完善,无论父母或者子女,家庭仍然起着最基本的“安全港湾”的作用。因此,社会对孝道提出了新要求,对传统孝道的理解诠释和有分析的推崇,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考验。这是关系社会长治久安,更关系到民族兴衰的重大课题。
我国《宪法》规定“禁止虐待老人、妇女和儿童";《婚姻法》规定“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,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,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,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”;《刑法》更有具体规定:“对于年老、年幼、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,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,情节恶劣的,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管制。”
在肯定现在大多数子女对父母长辈是好的或比较好的同时,博主不得不遗憾地指出,在物欲横流和个人主义思潮冲击下,社会道德风气正在恶化,这种好的或比较好的社会风气正在淡化,并有加速的趋势。令人震惊的虐待老人事件常常见诸媒体报端。你看下面这张照片:
据东方网2007年12月10日消息:焦作武陟县山阳乡后刘庄村的坟地里,搭建着一个窝棚,里面住着一对高龄老人——80岁的杨小朱和79岁的老伴儿。两位老人有两儿一女,都已成家,当日记者见到这对老人时,杨小朱正燃起一堆麦秸秆驱寒,他说自己老伴儿到村里的工厂打工去了。79岁的老太太每天的工资是1.2元。面对记者询问,大儿媳妇的回答是“不是我们不愿养老人,是我们家实在没地方住。”二儿媳妇的回答是“他有两个儿子。老大不管,俺也没法管” 。回头再问二老,老太太泪流满面说“谁让我们老不死呢,又活这么大年纪。” 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