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张海江
远古时期的磁山,好像一座天然公园,山清水秀,花木飘香,又像一座天然动物园和水产博物馆,飞禽、走兽、鱼、蚌、虾、蟹杂处期间,为磁山先民从事渔猎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。数公里外的远山区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,近区低山丘陵间灌木丛生,山前空旷的台地上草垫连绵,洺河岸边及沼泽地带水草丰美,河面水域宽阔、浪花飞溅,吸引着众多野生动物在此觅食、栖息、繁衍,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天然的动物“王国”。在这个动物“王国”里落户的“居民”组织或“部落”群体,至少不下20余种,其中主要包括金钱豹、梅花鹿、马鹿、麋鹿、獐子、簏子、赤簏、短角牛、野猪、狗獾、蒙古兔、花面狸、猕猴、东北鼢鼠、豆雁、草鱼、鳖、丽蚌,等等,它们各有各自的生活特点和习性,又各有各自的活动空间及处所,即互相依赖,又相互排斥。
磁山文化遭址出土发现了五大类二十三种动物骨骸。只有狗和猪的可以肯定属于家畜。磁山的猪骨数量也较多,主要是未成年的幼小个体,肱骨都比较细小。从磁山遗址的猪骨观察,多是小猪,可能是由于饲料不足,生活所需,不等猪长大就吃了。磁山遗址已发现的石器有锤、镰、斧、铲、敲砸器,石磨盘及磨捧生产工具和加工工具。在窖穴中发现数量相当多的粟黍堆积。说明农业生产已经有相当多的,粟黍堆积。说明农业生产已经有相当的水平,并有粮食贮藏。饲养数量不很多的家猪和其它家畜是完全可能的。华北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家猪骨骸,以磁山时代为最早。磁山,中国家猪最早饲养地。华北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家猪骨骸,以磁山时代为最早。
磁山,中国家猪最早饲养地。